9月8日,“中國-亞洲信用評級行業高峰論壇——中國評級行業三十年:正在進行的轉型與變革”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行。在中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步入新階段之際,論壇邀請來自亞洲各國及歐洲的評級行業代表交流與分享行業發展經驗,共話亞洲信用評級行業的未來。同時,面對經濟與政治關系重塑的世界與重新定義的評級行業,會議邀請專家學者對當下經濟發展困境、房地產行業流動性風險、評級技術進步與評級質量提升等議題進行全面客觀的解讀,并前瞻式地對ESG應用、可持續發展債券的發展趨勢進行研討。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應海峰受邀發表了題為《ESG在債券投資和信用評級中的實踐與應用》的主旨演講,剖析ESG對評級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對新形勢下ESG在債券投資和信用評級中的實踐發展進行展望。
近年來,債券投資領域納入ESG因素呈現出較快發展勢頭,ESG主題債券、基于ESG因子的組合投資及指數、納入ESG因子的信用評級是ESG在固收領域的主要應用。在應海峰看來,ESG評價和傳統信用評級的呈現形式類似,均可表現為對主體的具體評級或評分,但差異也很明顯,一是技術視角不同,二是評估主體側重不同,三是ESG評價結果較傳統信用評級結果分歧更大。因此ESG評級可以對信用評級形成良好補充,ESG中環境績效(E)影響企業財務績效,社會(S)議題對企業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治理(G)和企業傳統信用水平密切相關。
應海峰指出,ESG在債券投資和信用評級中的應用需要多方同步推進,加強溝通協作:一是加強組織建設,構建多元參與新格局,二是整合信披標準和評級體系,加快與國際ESG接軌,三是培育企業ESG意識,推動重點企業試點踐行。
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雙碳目標和ESG體系建設是企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大公國際積極布局綠色投資和ESG評級領域,先后成立了大公低碳和大公責任云公司開展相關業務,依托股東全力支持、大公國際的品牌影響力和積累的技術優勢深耕ESG領域,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產品服務體系,助力推動中國企業ESG治理及信披水平提升。